专栏
专栏

假新闻危害小市民的生计和生命

李美花靠李氏基金念完大学

慎终追远的精神

‘’一带一路’倡议:效果与影响

欧思礼路到底在吵什么?

儒家思想与今日新加坡

以笔画心–谈书画、人生与文化

议员背后的智囊团

梦想不能只是空想

林俊辉案:部长发言重点

假新闻危害小市民的生计和生命

李美花议员在有关虚假新闻的国会发言 发言录像 在1969年,马来西亚有人传流言说,马来人攻击华人。这挑起了严重的种族暴乱,连新加坡也被影响。新加坡的暴乱持续了整整7天,导致4死80伤。跟我一样年纪或更年长的人,都会记得那几天的恐怖与血腥。当时,我和我的家人住在马六甲的乡村树胶园。那里的屋子是远远一间,远远一间的,白天我们在树胶园里工作,晚上为了安全,到远远的邻居家齐聚一堂。 当时我的三弟刚刚出世。我还记得,妈妈告诉我,假如今晚马来人到来的话,我们都需要赶快逃到后面的丛林。我们要把弟弟留下来。那时候我才二年级,八岁,知道妈妈这番话的意思。(哽咽)我很无奈,但也只能默默地希望留下刚出生的弟弟的这一刻,不会发生。那紧张与害怕的日子毕生难忘。 1969年的种族爆乱这证明,流言和假新闻,可以造成极大的伤害。而现在,假新闻的威力比当年大得多。我想借此呼吁新加坡人,现在的假新闻真假难分、传播快、无法根除、会影响无辜人群,因此需要每个新加坡人的合作和警惕,控制它的传播。 先说真假难分。科技可以让假新闻看起来越来越可信,看起来完全和新闻没两样。 大家有没有在网上看到,现在,只要有一个人的简短视频,就能加上不同的表情和配音,看起来完全像是那个人真的说过这些话。以前我们说“眼见为凭“,现在双眼看到的东西,都不能相信了。 假新闻除了以新闻形式出现,还有一些电脑程序,假装成真人,在网上散播传言,让人以为真的有很多人相信这种观点。 假新闻传播快是不在话下。假新闻不只限于英文媒体,我时常收到居民发来中文的假新闻,问我应不应该相信,什么猫山王榴莲有杀虫剂、塑胶米、假紫菜等等。我发现,中国、台湾、马来西亚都有不少网站和面簿页面,散播一些不实的新闻。甚至有澳大利亚的网站,专攻新加坡的中文读者,刊登不实消息,挑衅我国与中美的关系。相信在马来文和淡米尔文的媒体,也有这些现象。所以假新闻是以各种形式、各种语言入侵国人的思想。 有人说,当事人可以反驳啊。不过事实显示,当事人去反驳的贴文,因为没有那么“劲爆“,传播的速度却往往慢得多,因此还是会有不少人相信假新闻。而且许多假新闻通过Whatsapp转发,政府无法全部知道和反驳,容易达到泛滥的程度。 传播假新闻可获取不少利益,导致假新闻无法根除,春风吹又生。这些利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钱财。 例如创立“真实新加坡“网站的夫妇,从中赚到超过50万元的广告费,在澳大利亚买了一栋洋房。50万元,大多数新加坡人要赚多久啊,他们在国外编造故事,只要肯诬赖无辜的市民,分裂我国社会,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到这种亏心钱。虽然这个网站现在已经关闭,不过还是有类似的网站,希望当局可以找到办法,来制裁它们。 另一种利益,是政治影响力。 其他国家现在可以轻松跨过国界提供假新闻。美国就发现,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的假新闻,已经被1.5亿人看到,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大选。1.5亿人,比我国的人口多30倍。如果其他国家要用假新闻泛滥我国的500多万人,从中破坏我国的种族和谐与稳定,应该也不难。 假新闻的影响力有多大?假新闻可以影响小市民的生计,例如卖榴莲的小贩,就被榴莲有杀虫剂的假新闻影响。最近有咖啡店无故被指卖假蛋,相信摊主也很无奈和烦恼。 假新闻也会拖慢传达重要信息的速度,危害国人的安全。例如兹卡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因为有人相信兹卡不是源自蚊子,而是源自疫苗或杀虫剂,而拒绝检查家里是否有蚊子滋生,导致病毒一再蔓延,不少无辜婴儿和家庭受牵连。我国当时也出现不少假新闻,幸好国人一般还是相信可靠的媒体,我们还是有办法传达正确的信息,全民一起控制了兹卡的蔓延。这次是通过了考验,不过如果假新闻继续蔓延下去,侵蚀国人对可靠媒体的信任,恐怕下一次没有那么幸运。 我们不难想象- 假设有个某某国,要让我国采取亲某某国的政策。他们可以和1969年一样,散播种族之间互相歧视和排挤的不实新闻。 现在,假消息可以在几个小时内传满全岛,挑起种族之间的猜疑。政府有反驳,不过某某国早有准备,新一轮假消息指政府也有种族歧视,某某国用社交媒体广告和大量的假户口留言,淹没政府的反驳。最终,引起种族暴乱,以及我国的经济大萧条。之后,某某国再找傀儡成立政党,声称要维护某个种族的利益,因此获得政治权力,影响政府采取亲某某国的政策。获益的是某某国,受害的是一般的新加坡人。转发假消息的国人,不小心成为帮凶。 这也许是最坏的设想,不过既然世界大国美国也怀疑受影响,我国这样的小国也必须提高警惕。如果不这么做,等于是拿我国人民的生计和生命来做赌注。因此,我支持成立特选委员会,认真研究如何应对假新闻。 我希望这个特选委员会,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这个法令是否阻止网上自由言论 -这个法令是否会被用来对付反对党或批评政府的人 议长先生,我支持成立特选委员会,吸收各界的反馈,再由国会来辩论。 只有通过有效的假新闻法令,我国才能共同抵抗假新闻所带来的社会威胁。在维持我国的信息开放和流通的同时,制裁和控制别有居心的假新闻。同时,也希望每个国人转发消息前,也许包括你和我,“手下留情”,先确认和思考,以免伤害无辜的同胞。

[ 详细 ]

李美花靠李氏基金念完大学

《联合早报》于2017年10月18日报道,义顺集选区议员李美花196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甘榜,父母在胶园当胶工,生活清苦。她靠会馆的助学金,才完成中小学教育。 她全因父亲说,新加坡的领袖李光耀选能任贤,新加坡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而不惜自负学费,决定到新加坡念大学。 “我背着背包,带着父亲塞给我的20令吉,搭巴士南下新加坡。” 大一那年,她靠教补习和跟同学借钱才能交学费,直到学校帮她申请到李氏基金的助学金,她才稍有安全感。 她说:“大学四年,李氏基金每年都给我发1000多元助学金,我的父母当时割胶,每人每月平均收入只有约200令吉,根本没法负担我的学费,如果不是李氏基金帮忙,我恐怕无法毕业。” 《联合早报》是在关于李氏基金如何造福社会的专题报道中,采访李美花。 为回馈社会踏入政坛 李美花也告诉《联合早报》,她踏入政坛的一个目的,是想通过选区服务,为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他们的子女教育方面,献一点力。因为教育是让孩子获取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最好的途径,这样他们就有希望改变他们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她说,除了设助学金和福利基金以外,“只要孩子上学方面有困难,如缴付学杂费、买校服和课本,甚至理工学院课业上需要用到平板电脑,低收入户家长在接见选民时间来找我,我总是有求必应。” 李美花也在马来西亚的母校设奖学金和助学金。

[ 详细 ]

慎终追远的精神

Speech by Nee Soon GRC MP Henry Kwek at the 2017 Singapore-Malaysia-Indonesia Ancestor Worship event 义顺集选区议员郭献川在2017丁酉年新马印中元祭祖大典暨护国息灾超荐系念法会的讲话 Worshiping our ancestors is an important Chinese ritual. It lies at the heart of our tradition. It has continued uninterrupted for centuries, through war and peace. It is done by everyone, from the common man to leaders of nations.....

[ 详细 ]

‘’一带一路’倡议:效果与影响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 于 2017 年亚洲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倡议:效果与影响”开幕辞的英语演讲全文(译本) 日期:2017 年 8 月 28 日 地点: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世界银行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中心代主任兼营运顾问 Fatouma Toure Ibrahima 女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候任校长兼教务长 陈永财教授 樟宜机场集团主席兼盛裕控股集团主席 廖文良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马凯硕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所长 陈企业副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 1. 大家早上好。 I. 开场介绍 2. 在此感谢世界银行及亚洲竞争力研究所举办这场论坛,并邀请我发表演讲。今年 6 月,陈企业副教授向我发出邀请,我也应邀出席。 3. 我将就“一带一路”倡议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1) 首先,我将以地缘政治的大趋势为背景,提出看法,这个大趋势的其中 一个结果就是“一带一路”; (2) 其次,我将阐述“一带一路”的历史前沿,以及这段历史前沿对现今社会的影响; (3) 其三,我将例举一些我认为可能会加快“一带一路”的影响力,以及改变地缘政治大趋势的国际局势。 4. 接着,我会列出我认为“一带一路”可能对(1)世界经济、(2)安全架构及(3)地缘政治方面带来的影响。 II. (1)地缘政治趋势 5. 我们先来探讨地缘政治的大趋势。为什么要探讨大趋势呢?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因为这些大趋势而形成的,它也会给大趋势带来影响。 6. 这些趋势是什么?简单来说,这些地缘政治大趋势都是众所周知的。 7. 第一个趋势是中国的崛起。如果以绝对值而言,中国很可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尽管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话,中国的确还没达到最大经济体的规模,但这是迟早的事。无论在技术或军事方面,中国将在未来的 20 到 30....

[ 详细 ]

欧思礼路到底在吵什么?

很多居民告诉我,这样一吵,对新加坡和李光耀先生的名声都不好。他们问我,这件事到底在吵什么?为什么不可以平静地解决? 他们尤其想问,一些基本的事实,为什么不能完整真实地告诉新加坡人?例如在李光耀纪念展上,李显扬先生和李玮玲医生限制只能展出“拆屋条文”的前半段,却不肯展出承认房子可能保留的后半段。文物局为什么答应这样的条件?这是否是有意误导新加坡人? 另一个例子,是最后遗嘱是谁写的这件事。李显扬先生说是柯金梨写的,但柯金梨否认。而他们的电邮显示,他的太太林学芬有份撰写。那李显扬为什么要否认呢?想必无论如何,李光耀先生一定不想他混淆事实。 另外一个问题是,李显扬先生说,他不想保存房子,也不想再发展成公寓。而张志贤副总理也说,他本身不支持两个极端的解决方案,即完全保存并开放,以及重新发展成私人大楼。似乎两人的看法相近,那为什么李显扬先生还要闹得满城风雨?他大可以跟总理一样,给部长委员会做出法定声明,让部长委员会决定。他为什么宁愿破坏家庭和国家的名声,也不愿意这么做呢? 李显扬先生和李玮玲医生的目的,到底是尊重父亲的意愿,还是另有用心?他们在一开始的声明中就说,对总理的领导没有信心。这是否意味着,他们要闹到总理下台为止?房子也许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肯定违背了李资政生前的意愿,也违背了新加坡人的民主权利。 李资政曾说,他给孩子们读华校,是要他们学习传统价值观。如果他还在世,看到手足反目、国家出丑,一定很痛心。所以我吁请李显扬先生,如果他真的想尽孝道的话,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解决,不要再伤害父亲最爱的新加坡了。毕竟,解铃还需系铃人,谢谢。

[ 详细 ]

儒家思想与今日新加坡

郭献川 义顺集选区议员 刊于2017年5月23日的《联合早报》交流站   我从政后常被问:“这个问题政府要怎么解决?”纵观国人的言论,我发现就算是批评政府的,也很少看到欧美常见的“政府不该过于干涉”思想,反之却经常看到人们说,政府该多加帮忙。 因此我开始深思,新加坡为什么时常有这样的反应?我的结论是,建国的时候,为了凝聚大家的能力,都是以政府为主、政府为先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所以到了现在,新加坡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还是要政府去想办法。 这在我们建国的头几十年,帮助我们快速取得全世界称羡的成绩。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这是否仍然适合我国?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在很多课题上,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政府一句话就能带动大家往同个方向走。 那我们该如何在人民之间建立共识呢?中华文化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几千年的实验、思索与沉淀,所以我开始从中寻找答案。 曾在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的杜维明教授对于儒家思想曾说:“政治化的儒家就是国家权力高于社会;政治高于经济;官僚政治高于个人的创造性。这种形式的儒学,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必须加以彻底批判,才能解放一个国家的活力。另一面是儒家个人的伦理,它注重自我约束,超越自我中心,积极参与集体的福利、教育、个人的进步,工作伦理和个人的努力。所有这些价值,对新加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化的儒家,正是我国头几十年的写照。而个人层面的儒家思想,可能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思想。 打个比方,针对人口老化的问题,很多人会认为,人口老化要建更多养老院、请更多看护、医药开支会增加多少,归根究底就是一个字——钱。可是,西方学术界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许多政策的成果,甚至为此开辟了行为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等研究方向。 我国面对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颁布赡养父母法令,这已经反映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思考,儒家思想崇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国人普遍对于收碗碟和收纸皮阿婆的怜惜之情,显示这个精神仍然影响着我们。社会该如何凝聚这种力量,帮助我国应付人口老化的挑战呢?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相信如果有更多人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将能产生更多有建设性的见解,所以希望我国华社能推动对这方面的反思与辩论。 当然,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不只受儒家思想影响。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也曾与其他思想共存,包括跟文化背景非常不同的佛家相互刺激,最终再次达到儒释道三方平衡。因此,我相信儒家思想能够在与其他种族文化共存的前提下,帮助我国适应新的时代。

[ 详细 ]

以笔画心–谈书画、人生与文化

义顺集选区国会议员郭献川庆祝新加坡江苏理事会合作成立十周年—新中书法交流展致词稿 台上台下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我们今天来谈书法。 书法起源于文字, 而文字里包含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心境。 所谓“以笔画心” 书法风格可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 写的诗词可看出一个人的内涵和人生观。 我不是书法家,但在场有许多文化和艺术界的朋友, 我也希望能跟大家分享我对书法的看法和喜爱。 我敬佩唐代书法。欧阳询的楷书, 写得是一丝不苟,可说是基本工的巅峰。张旭的狂草完全是奔放的, 可说是奔放派的最高峰。两个不同的美学能在唐代大放异彩,这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唐代书法。 我喜爱宋代诗词,尤其是苏轼的诗词。大家都知道苏轼是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而且少年得志。 但他政治路途走得很艰辛, 而被放逐了三次。 他经历过动荡的一生后,写出又优美又超越世俗的诗词。让我跟大家分享两个例子。 第一。有一次苏轼到了赤壁,想象这幽静的长江岸竟然见证过三国有名的火烧赤壁之战。 他在《念奴娇》 写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但苏轼最后却感慨, “人间如梦” 。 苏轼深深的体会到,就算是历史伟人,最后也会被时间淡忘, 如船过水无痕。 正因为如此,苏轼才能淡定地面对自己坎坷的一身,保持他对人生的乐观和热忱。 第二。当苏轼面对人生一无所有的时刻,他竟能拿着沙滩里的一块石头,从中看到自然的优美。 在《文登石》 苏轼写着 “我携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对我来说, 苏轼很有庄子的领悟, 有如庄子名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而我觉得苏轼之所以能在当代广为留传,是因为他的经历,他的体悟,他的价值观。 苏轼在当时王安石和司马光变法的政治极端与矛盾间用自己“以民为本”的原则为立足点, 而名垂青史。 我今天也想跟大家分享我对文化交流的看法。 两国的思想与文化交流, 往往能为各国注入新的动力。 就有如唐朝西进后,唐代的艺术注入塞外的文化元素,而把中华文化推到另一高峰。 如果我们到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走一趟, 也会发现到新加坡现代和近代的美术史背后的动力有一部分也是新中文化艺术的交流。例如徐悲鸿和吴冠中在新加坡和在东南亚的作品,就充分地体现他们中西结合的艺术风格。 新加坡著名的南洋画风的画家 -陈文希,陈宗瑞,刘抗,钟泗宾等-也结合了上海和巴黎学派的画风,来描绘东南亚的场景。 就连新加坡著名的近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陈克湛也结合了岭南、上海与巴黎学派。 最后, 我希望今天的展览能延续新中两国思想与文化交流,带给大家新的火花。谢谢。

[ 详细 ]

议员背后的智囊团

来源:联合早报 在国会2016年所通过的34个法案中,新议员黄国光大部分都有参加辩论。不管是技术性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协定(修正)法案,还是相对“大众化”的妇女宪章(修正)法案,黄国光都提出了看法和疑问。国会在为一些“冷僻”的法案,如防火法案进行二读时,他甚至是唯一发问的后座议员。 黄国光也是非政府组织关爱动物研究协会的执行理事长,他之所以能够这么积极参与制定法令的过程,不是因为他神通广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是因为他背后有个强大的“智囊团”。 这个智囊团由30名义工组成,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律师等专业人士、商人、学生,以及活跃于社区和基层者。他们的年龄介于20岁和40岁,兴趣多元,从保护野生动物到为难民争取权益不等。 智囊团团员鲜少会面,而是透过电邮和WhatsApp等应用沟通,不仅为黄国光在国会质询课题方面提出看法,也成为这名义顺集选区议员在参加法案辩论时的重要军师,向他提出论点和疑问。 黄国光说:“他们有的是活跃于公民社会的人,有的是我到大学参加对话会时,让我留下深刻印象者。不论是前者或后者,我都邀请他们加入我的团队。” 他一般会在法案提出一读后,就征求智囊团的反馈和意见,再决定如何把一些个人的观察和经验融入众多意见中。 在2016年最后一场国会会议上参加儿童发展共同储蓄(修正)法案的辩论时,他提及过世的父亲如何辛勤地工作养家,却因此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家人,一度哽咽。 他向记者追述这段经历时,依然感触良多。“作为议员就不应该只正视特定课题,我会继续提出各种观点和疑问。” 与大部分国会议员一样,黄国光也雇用了一名国会助理(legislative assistant)。这名国会助理是他智囊团中的灵魂人物,为各种议题进行研究,也动员其他团员这么做,协助黄国光提出更扎实的论点。 当选议员可雇用国会助理 由于非全职议员不像担任政治职务者般,有公务员为他们做研究,国会自1989年7月开始,准许每名当选的后座议员领取雇用国会助理的津贴。该津贴当年是500元,现在已调升至1300元。 目前的国会助理中有全职人员,也有像黄国光国会助理般的半职人员。 受访议员说,国会助理主要协助搜集资料,包括查出过去是否有人针对类似课题提出看法,部长们当时如何回应。至于演讲词,他们通常亲力亲为。

[ 详细 ]

梦想不能只是空想

郭献川议员关于精深技能发展局法案的国会发言 议长女士, 部长之前说过,“我们的下一代面对的世界和以前不同,他们所生活的新加坡将更有包容性、心胸更宽大、愿意颂扬不同的才华和天赋。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往这个方向前进,引导下一代找寻自己人生的道路、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技能,帮助他们把握时代给于他们的机会。” 我很赞同部长所刻画的这个愿景。我们必须支持国人找到和追求不同的梦想。 这跟传统的教育观念有相当大的出入,所以精深技能发展局必须改变整个国家的心态。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我想提出两个建议。 1. 让学童提早多尝试新领域 部长曾经说过,政府有责任去了解世界的趋势,告诉人民哪里有机会可以把握。 我希望精深技能发展局能够掌握世界的趋势,明智地囊括课程。 同时,我也希望学校可以跟着调整,纳入有发展潜能的领域,这样我们的学童才能尽早尝试他们未来会用到的技能。 例如,我们已经知道,电脑编程、机器学习和人工智慧是未来的趋势。 而世界各国已经抓住这个契机,例如马来西亚明年将在小学跟中学加入电脑运算思考(computational thinking)和电脑科学。 我们也应该谨慎思考国人未来必需的技能,并加入学校教育。 我希望精深技能发展局能在为学童接触其他多元的新领域方面,提供意见。 2. 参考产业转型蓝图 政府已经为某些产业起草了转型蓝图。因此,精深技能发展课程应该参考蓝图的需求,支持国人不断加强技能,符合未来的人才需求。 但这可能会需要一些时间的磨合。 所以我希望公众可以给精深技能发展局一些时间,跟掌管经济的政府部门、人力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合作,让他们的计划可以尽善尽美。 共享经济可帮助年长和残障工友 另外,我想要特别提出的是;共享经济可以给年长工友和弱势群体带来不少机会。所以希望精深技能发展局和劳动力局能重视。 我们都知道,很多中年转业或弱势群体,往往对未来感到不安。虽然政府已经为年长工友和弱势群体负担一部分的薪水,而且将重新受雇年龄提高到67岁,鼓励雇主雇用这些人。 但是还是许多雇主不愿冒这个风险,尤其当这些员工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时候。往往,他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我相信,共享经济能为他们带来一丝曙光。 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共享经济找人来提供单次服务,风险相对小了很多。 如果你通过Uber找人载你一程,或是通过ServisHero找人帮你修水喉,你不会介意对方是几岁还是有一些和工作无关的障碍,重要的是其他消费者给他的评价。现在,Uber已经有一些听障的司机,利用科技克服司机和乘客之间的沟通障碍。 同时,如果国人没办法或不想工作这么长的时间,他们也能自己做出调整。 共享经济中的机会目前大多属于服务领域,但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多元化。 例如,最近的放眼中国研讨会上,介绍中国有个网站,让客户在网上购买别人的忠告。他们每买一次忠告要花99块人民币,不过新奇的是,他们还能转售这份忠告,每次转售可以赚1块钱人民币。虽然数目不多,不过如果你的问题有很多人想知道答案,那你可能能够通过转卖忠告赚回本钱,甚至赚一笔。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共享经济可以让许多有专业知识的人,售卖他们的知识和见解。 应该注意的是,共享经济往往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许多年长工友和残障朋友可能不熟悉这些科技。精深技能发展局可以提供这方面的课程,教导他们如何利用这些网络平台、管理自己的网上评价、提供更好的服务等。 当然,还是有很多年长工友和残障朋友需要全职工作,不过共享经济可以作为辅助,加上精深技能发展课程,帮助他们进而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相信,梦想不能只是空想,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靠自己的努力让梦想成真。 所以我支持这项法案,谢谢议长女士。

[ 详细 ]

林俊辉案:部长发言重点

内政部长尚穆根3月1日在国会发言,谈及涉嫌非礼被问话后坠楼身亡的14岁男生林俊辉 1. 事发经过 1月25日:警方接获报案,一名11岁女童说她当天在电梯内被非礼。警方查看相关的闭路电视录像,发现嫌犯是一名身穿校服的男生,后来身份确认为林俊辉。 根据闭路电视录像,林俊辉在组屋一楼尾随女童进入电梯,并于电梯内非礼女童。 1月26日:5名警员到学校找林俊辉。他们的衣服没有任何“POLICE”字样,也没有开警察车。 2名警员是宏茂桥警署帮忙调查此案的,3名是邻里警局警员,他们跟学校比较熟,能让过程更顺畅。 尚穆根强调,警员不知道林俊辉的背景,不知道他是否可能再度犯案,必须尽快把他带回警局。 林俊辉去到校长室后,只有1名警员在里面跟他说话,校长和老师也在场。俊辉打电话给母亲后,跟警员回警局。 “他起初只见到一名警员,后来由三名警员带回警局,但其中一人中途下车,车上只剩两名警员,这已是最低人数。到了警局,他只接受一名警员的问话。” 到了警署,林俊辉在开放式办公室接受一名警员的问话,过程中没被拷上手铐。他要求时间整理思绪,并在中午12时15分开始录书面口供。他承认有触碰该女生。 警员在开放的地点问林俊辉话 之后,林俊辉等待母亲来接他,之后他回家吃饭、玩手机游戏。之后,校方打来建议,林俊辉可以不去学校的露营活动,让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这次难关。之后的4点20分,林俊辉不幸坠楼。 尚穆根强调,此案的警员按照程序办事,没有证据显示他们对待林俊辉的方式不妥。至于程序是否该改变,律政部在此案之前已经在进行探讨。 2. 公众对警方的信任不能减弱 部长指出,网站The Online Citizen(TOC)发表不下20篇“新闻”,故意抹黑警方,削弱公众对警方的信任。 他指出,TOC的谎言包括: 谎言1. 警察穿着有“POLICE”字样的衣服去林俊辉的学校 真相 : 警察穿着便服,没有任何“POLICE”字样,也没有开警察车。在网上这么写的家长承认她搞错日期,已删帖 谎言2. 5个警察盘问林俊辉,把他吓到招认 真相 :在学校,1个警察跟他说话,校长和老师在场,另4名警员根本不在场。 : 在警局,也只有1个警察跟他讲话,没有把他独自关在房间里面问话。他说想好了可以谈,警察才跟他谈 :警察已经有闭路电视证明一切,根本没必要逼他招认 谎言3. 林俊辉没有机会吃饱就被问话 真相:警察问他要不要吃东西或喝水,他讲不要 谎言4. 女生报假案 真相:非礼事件被闭路电视拍下,林俊辉也承认 3. 部长为什么现在才发言 部长说,他原本不发言,是为了尊重已去世的林俊辉。林俊辉的家人也想要隐私,已要求验尸庭聆讯不要开放给公众和媒体。此外,他也不想二度伤害心灵受伤的小女生。 此外,验尸庭开庭之前,按理不该讨论案情,这可能算是藐视法庭罪。 但是现在,TOC等人胡乱指责,打击公众对警方的信心,因此他在询问总检察署之后,决定发言澄清此事。考虑到林家的感受,他决定不公开非礼事件的闭路电视画面。

[ 详细 ]